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慢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了一些病菌,比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患者有时会感到耳痛耳闷甚至会流脓的情况,那么慢性中耳炎该怎么治疗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局部治疗:静息期以局部用药为主,可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选择局部用药。通常,耳朵用过氧化氢清洗,然后滴上抗生素溶液或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混合物。在活动期,主要的措施是切除病变,预防并发症,尽量保留听力相关结构。局部用药可根据病情进行观察和手术治疗。
有时耳朵里的汁液可能会在耳朵里停留长达三个月,所以孩子可能仍然有部分听力损失。鼓膜裂开大约一周就能恢复。随着孩子的成长,咽鼓管会变宽,使汁液更容易排出。因此,中耳不易受感染。孩子七八岁以后,就不太可能再患中耳炎了。
注意休息,睡眠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单侧鼻孔用力吹鼻孔时,应尽量不要同时用力擤鼻孔和鼻孔,以治疗鼻腔疾病。不要用力擤鼻:中耳炎患者术后如感冒,应及时排出脓性鼻腔粘液,但不要用双手捏鼻擤鼻,避免脓性鼻涕压入耳咽管开口。
拔除耳道塞应继续治疗:中耳炎患者术后将耳道填塞,1-2周后由医生取出。因为新修复的耳膜仍然是湿的,所以拔下耳塞后仍需继续治疗。在此期间,不宜用棉花棒挖耳朵或私自处理耳朵,以免损坏新修复的耳膜,放弃之前的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