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怎么帮助抽动症患儿疏导负面情绪、抚平心理创伤呢?这三个方法可以试试:
1.心理转移法
比如孩子抽动明显时,可以有意识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帮忙把报纸递过来,或做一些轻松的事情。这样通过减轻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有目的的活动,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的症状,增强孩子克服疾病的信心。
2.鼓励孩子融入集体
成长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巨变的时期。他们感受到的友谊是人们相互关系中重要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重视友谊,而且还会形成一定的情感色彩认识。换句话说,他们的友谊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人格养成的内驱力。在平时教养中耐心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控制情绪、疏导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15秒积极转念法
当孩子经历负面情绪时,鼓励他一边深呼吸,一边在心里默默数15秒,利用这段时间来让自己冷静降温。再用15秒,尽情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第3步,引导孩子在头脑中想象一个美好的画面。如果孩子不愿意配合,他会说:"我还在生气,根本想不出什么美好的事情!”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做这个练习,平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积累一些美好记忆。
当然,心理行为方法不是一切治疗方法,只能帮助孩子缓解情绪。重要的还是要接受科学正规的治疗方式。
抽动症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会造成抽动症状的加重。
抽动症孩子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
1、日常生活:抽动症患儿的日常生活应该具有规律性,作息时间要固定,睡眠要充足,避免过度疲劳、紧张或兴奋激动等。
2、生活环境:四周的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多多开窗通风,尽量不要带患儿去往人多吵闹的地方,不去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片或电视节目,对于武打片或战争片要少看甚至不看,以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抽动加重。
3、教育上:对抽动症儿童的教育,应当像普通小孩一样去正常管教,不要娇惯。应该是耐心地说服教育,不要打骂或体罚。家长不要担心患儿有病就不敢管,否则,孩子的病治好了,却留下一身坏毛病,如不懂礼貌、任性、脾气暴躁等。
4、学习方面:抽动症的学习负担不要过重,家长更不要以患儿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要求各门功课达到多少分以上。更不要过分强求孩子课外学习。
5、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有刺激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食品。多吃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