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有人说“十人九胃”,这话不假。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胃病的发病率有不断攀升之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中医专家杜保国主任表示,较为常见的胃病就是慢性胃炎。
大多数慢性胃炎无任何症状,因此本病在人群中的确切患病率不完全清楚。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呈世界范围分布,其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40%~70%。
杜保国主任表示,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慢性胃炎主要的病因,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不宜痊愈。
2、饮食和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3、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壁细胞损伤后可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
4、其他因素
长期大量的吸烟、饮酒、饮食无规律,饮食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饮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会诱发和加重病情;急性胃炎治疗不完全会转成慢性胃炎,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会破坏胃面膜屏障,诱发或加重胃炎。
杜主任温馨,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因此,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检查,积极治疗,生活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