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象,春暖花开的季节,但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在这个时候该如何养生,防病呢?下面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中医专家杜保国主任就从中医的角度为你一下春季养生的学问。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自然界和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气象。“人与天地相应”,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杜主任表示,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春天是风气主冷。虽然风邪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风邪侵入人体后,可以产生四种病理变化:
1、伤人上部
如伤风感冒中常见的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疼、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表现。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中,而先罹患。尤其是汗出当风时,风邪会乘虚而入,导致发热、伤风、咳嗽等症状。
2、症变范围广、上下串扰
风邪既可以游走于经脉或毛皮,肌肉之间,也可以直达头顶,还可以侵及腰膝。而且来去迅速,变化多端。比如风疹,来势急剧,数分钟就可遍及全身,奇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还有象游走型的大关节红肿热痛等。
3、“风胜则动”
其症以动为特征,肢体动作异常,如抽搐、痉挛、蠕动、颈项强直等等均为风病。破伤风引起的抽搐,以及面神经瘫痪所引起的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4、兼杂为病
风邪常与其他邪气合并侵犯人体,如与热合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同时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等即为显例。风邪还可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引起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所以,春季养生的关键是防风。
5、春季如何防风
由于春天气候变化比较大,容易出现大暖大寒的情况,在衣着方面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滋阴。运动后大椎处有汗要擦干,防止睡觉时背部、四肢露在外面。
杜保国主任广大春季养生要掌握春令之气向外开发舒展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