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抗病毒治疗是抑制病毒、控制病情的关键,济南肝胆医院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类抗病毒药物的特点,让大家简单了解,在此需要大家,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在肝病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合理应用,自行服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还有可能加大耐药性,为后续治疗增加难度。
1、干扰素
药物特点: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
药物缺点: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症。
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情阶段:病毒载量低、高ALT水平、HBeAg低滴度、女性、非母婴传播、病程短。
2、核苷类似物
药物特点: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缺点:疗程不固定、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
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等。
拉米夫定优点:上市时间长,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进入医保;缺点:持久应答率低、病毒耐药率高。
阿德福韦优点:耐药变异率低,对拉米夫定耐药者仍有效;缺点:抗病毒作用较弱,起效慢,有潜在的肾毒性。
恩替卡韦优点:作用强,耐药率低;缺点:价格较贵。
替比夫定优点:作用强,HBeAg转换率高;缺点:变异率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上市时间短,抗病毒作用,长期和安全性都有待证实。
临床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耐药改用干扰素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3、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优点是作用机理,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炎抗肝纤维化等多重作用,但是却起效慢,抗病毒的速度比不上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