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皮肤良性病变之一。临床上表现为大小和形状呈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常发生不规则溃破、渗液和出血等。治疗以破坏性较小的物理疗法为主,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电灼治疗及微波治疗等。
做完肛周尖锐湿疣后可以使用外涂药膏或者注射干扰素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口服抗病毒类药物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一、外涂药膏
1.咪喹莫特软膏:是一种局部免疫调节剂,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于肛周尖锐湿疣患处,可使疣体坏死、脱落而达到的目的。
2.鬼臼毒素酊:具有细胞毒性,通过与细胞间质蛋白相互作用,抑制DNA以及RNA合成,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可用于肛周尖锐湿疣的治疗。
3.三氯醋酸溶液:属于有机化合物,有腐蚀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外搽于患处,对尖锐湿疣产生的角化病皮损疗效确切,但若不慎沾入眼睛或其他黏膜,则会引起强烈的刺激。
4.氟尿嘧啶软膏:是核糖核酸酶聚合酶抑制剂,能阻止脱氧核苷掺入进去,阻断遗传信息复制,从而使细胞失去功能而凋亡,可用于肛周尖锐湿疣的治疗。
二、注射干扰素
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一般需要遵医嘱肌肉注射,适用于不适合手术切除或不宜采用物理治疗者。
三、口服抗病毒类药物
1.阿昔洛韦: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病毒从头开始的多种亚单位的合成,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2.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进入体内水解成为阿昔洛韦发挥其活性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感染。
3.泛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进入体内水解生成阿昔洛韦,然后抑制病毒从头开始的多种亚单位的合成,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四、其他
对于单个较大且不适感较重的肛周尖锐湿疣,也可遵医嘱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