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在临床上称为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若进行妇科检查时发现存在该病变,并且根据面积大小分为4个等级,其中2级属于中等程度的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不严重,但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
一、原因
由于女性在青春期之前,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对子宫颈黏膜内口刺激较轻或未引起反应,因此此处鳞状上皮细胞曾被覆于子宫颈管壁而呈环状,后因青春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以致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向上发展,取代了覆盖在其表面的鳞状上皮,形成类似于糜烂样的外观。此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二、症状
1.接触性出血: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则可导致局部组织比较脆弱,在受到摩擦或刺激后容易引发少量流血的情况,尤其在同房之后更为明显。
2.阴道分泌物异常:当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处于Ⅱ度状态时,会表现为糜烂面比较浅且广,炎症累及腺体附近的间质,此时可有脓姓分泌物从宫颈间质部流出,同时还会伴随腰骶部疼痛、下腹部疼痛以及外阴瘙痒等症状。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尿频、尿痛等不适症状,主要是因为子宫颈受炎症刺激而水肿,使宫颈管变宽,从而造成细菌易逆行侵入尿路所致。
三、治疗
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而对于出现上述症状者,则应积极配合医生使用消炎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若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则应及时通过物理疗法予以改善,比如激光、冷冻或者微波等方法,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