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普通人群的患病率达到20%至30%,但其危害尚未引起重视。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均是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肥胖症60%至90%都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如不积极控制,可能会朝着肝癌方向发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该如何预防呢?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键。如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对于那些严重肥胖且合并代谢紊乱的,可以考虑通过减重手术来解决肥胖和代谢问题。其次,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降糖、降血脂和护肝等药物。
一般情况下,脂肪肝不会发展为肝癌。肥胖人群脂肪偏高,可以出现脂肪肝,主要是身体内的脂肪代谢出现异常。脂肪肝一旦变成肝硬化,就会增大变为肝癌的几率。脂肪肝的处理主要是适当的运动,减肥,同时降低血脂,低脂饮食,尽量少吃内脏,蛋黄,肥肉等脂质含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