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以前的粗食到现在的高嘌呤高蛋白饮食,痛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逐渐年轻化。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血尿酸的水平高低是痛风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其血液中的饱和溶解量时,增高的尿酸盐结晶便在关节沉积,少许结晶脱落便可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痛风重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其次为乏力和发热。
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主要为饮酒诱发,其次为高嘌呤饮食和剧烈运动;女性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其次为突然受冷和剧烈运动。
痛风的影像
痛风除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指标。
1、超声检查
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疑似,可考虑首选使用超声检查受累关节及周围肌腱与软组织以辅助,超声在痛风中能较敏感发现尿酸盐沉积征象,可作为影像学筛查手段之一,尤其是超声检查关节肿胀有双轨征时,可有效辅助痛风。
2、X线片检查
X线片检查价格低廉,可广泛使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操作员获取图像的技能。
在早期疾病中,X光片可能完全正常,或在急性发作时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或关节积液。
在晚期痛风中,痛风石可能表现为不对称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伴有或不伴有钙化,若出现骨侵蚀,则终结局导致关节间隙扩大、软骨下塌陷、骨质溶解,但X线片检查不能很好地到软组织受累程度、滑膜和骨骼的炎症变化以及单钠尿酸盐晶体的沉积。
3、MRI检查
MRI可以痛风的许多方面,对涉及的骨骼、滑膜、软骨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具有出色的可视化效果。
虽然单钠尿酸盐晶体不能通过MRI直接到,但痛风石在T1W图像上被为无定形的,有时呈结节状的低强度信号区域,在T2W图像上强度可变,静脉对比剂后出现可变的斑片状增强。
痛风的其他MRI特征包括滑膜血管翳、关节积液和软组织水肿。相对于X线片、B超,MRI可以更早地发现骨侵蚀。但其费用贵、耗时长、需要使用对比剂。
4、CT检查
CT可提供痛风中痛风石和骨病的出色图像,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些病变与软组织和骨骼区分开来,被认为是炎症性关节病中骨侵蚀的金标准。
当足中部和脚踝发生骨侵蚀时相对于X线片,多平面CT图像可以很好地显示这些部位,从而提高对骨病的监测。
CT还能够检测痛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新骨形成,例如硬化、骨刺、骨赘和骨膜新骨形成。但CT对单钠尿酸盐晶体、滑膜炎或骨髓水肿的成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DECT检查
DECT通过基于其典型的光谱双能特性对尿酸盐进行颜色编码,在痛风的非侵入性中具有很大的前景,这使得痛风的尿酸盐沉积很容易被到。
对血尿酸正常的痛风疑似,在医院有相关设备和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DECT进行辅助,但也应注意其出现假阳性。考虑到双源CT的价格因素,建议只在必要时进行检查。
痛风的治疗
根据痛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仍无法确诊时,可进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尿酸盐结晶。
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有针对性地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提高生活质量。
1、痛风急性发作期的
当痛风急性发作时,首先考虑缓解的临床症状,首选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双氯芬酸、萘普生、布洛芬、依托考昔、吲哚美辛等。
双氯芬酸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萘普生和布洛芬;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优于吲哚美辛,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双氯芬酸,在总不良反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头晕等方面优于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
2、对非甾体消炎药有的痛风急性发作期
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高剂量秋水仙碱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症状,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容易导致因不良反应停药。
3、对非甾体消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的急性发作期痛风
建议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其和安全性与非甾体消炎药类似,可起到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4、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
将血尿酸水平稳定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助于预防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复发和痛风石的形成,帮助痛风石溶解。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
5、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痛风
建议先肾功能,再根据情况使用对肾功能影响小的降尿酸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慎用于存在尿酸性肾结石的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的。
痛风的预防
1、限酒
轻度饮酒、中度饮酒和重度饮酒均比不饮酒或偶尔饮酒容易发生痛风,酒精摄入量与痛风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不管饮用白酒、红酒、啤酒均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大量食用肉类、海鲜、动物内脏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食用大量乳制品以及植物蛋白则会降低痛风发病率。
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根据国家风湿病大显示,剧烈运动是男性和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三位诱因。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位诱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诱因。
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富含果糖的饮料可增加女性患痛风的风险,含糖软饮料和果糖可增加男性患痛风的风险。
5、大量饮水
饮水过少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若确诊为痛风,则建议饮水量大于2000mL。
6、控制体重
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控制体重,更高的体重指数可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肥胖与超重人群应该注意日常饮食摄入与减肥。
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经常性食用新鲜蔬菜是痛风发病的保护因素。
8、规律饮食和作息
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经常疲劳者均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
9、规律运动
规划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养成良好运动习惯,避免突然剧烈运动等不规则运动方式。
10、禁烟
周围人经常吸烟者比周围人偶尔吸烟者发生痛风的风险高,周围人偶尔吸烟者比周围人几乎不吸烟者发生痛风的风险高。
当痛风影响关节功能,或者痛风石压迫神经,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以上是对“痛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治疗?”的介绍,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到上述医院挂号就诊,也可以选择线上就诊,点击上方按钮,便可直接张玉萍医生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