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做B超检查时发现有右侧卵巢囊性的占位,通常是指在右侧的卵巢上长了一个囊肿。由于囊肿的性质不同,所以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生理性囊肿大多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需要进行治疗。
一、生理性囊肿
1.黄体囊肿:如果是在排卵期过后出现右侧卵巢囊性占位,则有可能是形成黄体囊肿,因为此时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比较高,容易引起黄体增大而形成黄体囊肿。当黄体囊肿直径<3cm时,一般2-3个月会自然消失。
2.畸胎瘤:畸胎瘤好发于青年人,大多数发生于右侧卵巢,属于产生先天性成熟组织的肿瘤,表面光滑、无压痛,常为单侧附件包块,若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即可,若体积较大或存在不适症状则需手术切除。
二、病理性囊肿
1.输卵管系膜囊肿:大部分情况下是由炎症刺激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对于轻微的输卵管系膜囊肿,可以遵医嘱口服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片。但如果囊肿比较大,则建议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2.巧克力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主要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会导致右侧卵巢部位出现巧克力样的囊肿。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胶囊、左炔诺孕酮片等药物治疗,以达到缩小囊肿的目的。但若囊肿体积比较大,则应考虑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将囊肿切除。
此外,还可能与卵巢癌有关,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早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仅偶见下腹部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对于晚期患者而言,还会累及到盆腹腔各处,并出现严重腹胀、腹水等情况。该病一旦确诊后,应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比如采用全子宫以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必要时还需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