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妇科查体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可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等表现,晚期可表现为消瘦、严重腹痛、大量腹水等症状。
一、超声检查
对于育龄期妇女而言,如果既往没有进行过输卵管结扎手术,则在30岁以后应每年做一次阴道超声检查,以了解双侧附件区的情况。如果有异常发现,如盆腔肿块或囊肿持续存在超过2年,则需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或者超声造影检查,必要时取活检明确诊断。
二、妇科查体
1.乳房检查: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部分卵巢癌患者可能会有乳汁排出的现象,需要及时就诊排除卵巢癌的可能性。
2.宫颈和子宫检查:包括宫颈TCT与HPV检查以及B超检查,排除宫颈病变以及相关器质性病变。
3.腹部查体:包括全腹的触诊、叩诊、肝脾触诊以及肛门指诊,通过这些基本的妇科体检手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盆腔包块。
三、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为CA12-5,该指标升高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也见于卵巢上皮癌,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因此通常还需要结合CEA(癌胚抗原)、甲胎蛋白(AFP)、β2微球蛋白(β2MG)、人附睾蛋白4(HE4)等其他肿瘤标志物共同检测,若上述各项肿瘤标志物中有一项或多项明显增高,则怀疑患有卵巢癌的风险较大,需尽快就医完善其他辅助检查来确诊。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尤其是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卵巢形态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上皮性癌和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
2.B超检查:B超检查对辨别卵巢肿物的性质帮助不大,主要用于监测手术后残存病灶及复发情况。
3.CT检查:当临床不能确定卵巢肿物性质时,可行CT检查协助诊断。
4.MRI检查:MRI检查除能显示肿物部位外,还能显示受累的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术前分期。
五、病理检查
即直接从可疑部位取出少量细胞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以此来判断是否患上了卵巢癌,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筛查方法之外,还有X线钡剂灌肠、核素骨扫描等方式,也可以用于卵巢癌的筛查。但由于卵巢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患病初期无典型症状,故建议女性定期前往医院妇科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