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疣样改变并不一定都是尖锐湿疣。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赘生物,而湿疣样改变是一种外观形态的描述,并不特指某种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引起湿疣样改变的原因包括扁平疣、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等良性病变,以及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因此当患者发现自身出现湿疣样的改变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良性病变
1.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发生在面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可因抓挠导致正常皮肤破损,从而继发细菌感染。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维A酸软膏或水杨酸软膏局部涂抹,促进表皮剥脱,加速病情恢复。
2.寻常疣:由HPV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赘生物,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指、手部、足部等,表现为黄豆大小或者更大的棕色、灰褐色斑块,质地坚硬,呈乳头瘤状增生。可以采用冷冻疗法、电灼法、激光疗法等方式将疣体去除,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治疗。
3.脂溢性角化病:又称为老年斑,属于老年人较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等处,典型皮损为高出皮面的界限清晰的斑块,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果对美观有一定影响,可在医生操作下通过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物理方法将其去除。
4.其他情况:花斑癣、玫瑰糠疹、银屑病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湿疣样的改变,比如花斑癣,通常是由于马拉色菌侵犯人体皮肤角质层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真菌感染,会导致皮肤上出现色素减退或增加的白斑,还可能会覆盖有细小糠秕样鳞屑。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酮康唑片、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二、恶性肿瘤
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表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主要表现为红斑,逐渐发展为疣状突起伴坏死,之后可形成溃疡伴分泌恶臭液体。此时需根据分期进行手术切除,必要时还需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三、其他原因
部分女性患者阴道内存在尖锐湿疣,也会出现类似表现,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菜花样赘生物,易破溃出血。确诊后可通过冷冻、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光动力学疗法,同时注意避免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