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因此如果月经颜色异常、经量减少或增多,则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失调等生殖系统疾病相关,也可能与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有关。
一、生殖系统疾病
1.卵巢功能衰退:指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逐渐丧失正常功能,可能导致雌激素降低、孕激素缺乏等情况,进而引起月经量少、颜色暗淡并伴有腹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补充雌激素,并注意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
2.内分泌失调:由于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食紊乱等原因导致内分泌失调时,可影响到卵巢的功能,从而造成月经推迟、量少、颜色深且有血块,甚至闭经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必要时遵医嘱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避孕药进行治疗。
3.其他情况: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也可对月经产生一定影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不孕不育。若怀疑存在上述问题则需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在明确诊断后积极接受抗感染治疗。
二、全身性疾病
如缺铁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均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月经,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因机体缺铁而导致红细胞合成不足,即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以及月经量少、颜色暗淡等症状。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颗粒、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补铁剂予以改善,同时应注意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若为白血病所致,则应尽早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肝气郁滞等因素所导致,通常还会伴随情绪低落、失眠健忘等症状。若无法自行判断或症状持续无缓解则建议前往医院妇科等相关科室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