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属于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通常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卵巢囊肿一般可自行消失,并无明显不适;而病理性卵巢囊肿可能引起下腹不适、月经紊乱等表现。
一、生理性卵巢囊肿
1.黄体囊肿:排卵后未破裂形成的生理性囊肿,直径大多小于5cm且持续时间较短,常在2-3个月内自然消失,无需特殊治疗。
2.育龄期卵巢囊肿: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黄体血肿,多数情况下为良性,随访期间持续2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约仅1%终发展为巧克力囊肿,定期复诊即可。
二、病理性卵巢囊肿
1.炎性卵巢囊肿:患者常伴有下腹部坠胀感及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局部有压痛的炎性包块,超声显示附件区囊性占位,其内存在液性暗区或杂乱光点,且盆腔CT检查可见增厚的壁呈结节状增强影像。
2.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巧克力囊肿,随着病情进展,囊肿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感以及活动不便,经期前后会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进行B超检查时会发现卵巢上存在单个或者多个液体密度影,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囊壁完整,囊内容物信号不均匀,呈现特征性的浓密回声团伴散在稍低信号的小斑片。
3.畸胎瘤:常见于卵巢部位发生的畸胎瘤,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畸胎瘤体积不断增大,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隐痛、坠胀感,甚至会发生扭转,进而引发严重腹痛。此时需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确诊,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4.输卵管积水:若患有慢性输卵管炎症,可能会导致伞端闭锁,渗出液积聚在输卵管形成囊性肿物,造成输卵管积水。此时患侧下腹部只会出现轻微酸痛感,但无其他自觉症状,可通过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如果经过相关检查并未发现异常情况,则考虑可能是生理性卵巢囊肿,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彩超以观察囊肿的变化。但如果存在上述病理性卵巢囊肿,则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药物、手术等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贴身衣物,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