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和推荐意见
生物制剂主要用于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开始前应慎重权衡利弊,严格筛选适应证,充分考虑患者的可能不良反应风险和经济因素,同患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充分沟通且取得知情同意。
治疗选择
对于斑块状银屑病,IL,17A抑制剂、IL,12/23抑制剂或TNF,α抑制剂均可选择,而对于关节病型银屑病则优先推荐TNF,α抑制剂,也可选用IL,17A抑制剂或IL,12/23抑制剂。从安全性考虑,对于有罹患结核病、乙型肝炎、心衰的高风险因素或有既往病史者,IL,17A抑制剂和IL,12/23抑制剂的安全性优于TNF,α抑制剂。对于易发生过敏和有发生结缔组织病高风险的患者,尽量选择完全人源性制剂,包括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古塞奇尤单抗以及依那西普或其生物类似物。对于有系统性真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病史或家族史者,建议尽量不选用IL,17A抑制剂。
疗效评估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等情况进行持续评估。建议以皮损完全清除或PASI90、研究者总体评分0/1作为达到满意疗效的指标,而低疗效标准则应达到PASI50或生活质量改善。
维持治疗与停药时机
银屑病是反复发作性疾病,多数生物制剂治疗方案有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且长期维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间断治疗。根据我国国情,综合考虑治疗需求、安全性和经济承受能力可减量维持治疗或停药。停药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疾病复发时可酌情给予外用药物、紫外线光疗或传统系统药物治疗,病情需要时可重启生物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