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临近入冬,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很多人的血压就开始升高或者不平稳起来。我们该如何的让血压能平稳过秋入冬呢?
太乙堂中医专家梁世界院长首先介绍,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症状。
此外,高血压一般会伴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心、脑、肾、眼底及大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如果双眼经常通红,甚至使用眼药水的情况下也无法去除,要警惕视网膜病变。尿液当中的泡沫增多,要警惕肾功能不全,经常性地出现胸部中央或偏左侧部位的疼痛与不适,要警惕心脏的问题。
梁院长建议大家,在生活饮食方面要牢记“淡、静、松、动、眠”5字口诀。
淡,强调饮食要清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静,长期烦躁,都可造成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秋冬季平稳降压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在寒冷的季节,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松,情绪与血压相关,要获得平稳的血压,情绪一定要真正放松,放松心情,有助于血压平稳。冬季平稳降压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动,大量研究显示,运动到位血压也能下降8-10mmHg。秋冬季不推荐游泳等易伤寒气的运动,男性患者可以打打太极拳,女性患者则可以练练八段锦。
眠,睡眠对血压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睡眠充足,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又耗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