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危险因素,也是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冬天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提高警惕的季节,秋冬天由于气温下降,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易发生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并发症。因此在季节变化时期,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预防各种危险因素,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1、注意保暖
高血压也怕“冷”,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冬季一定要注重保暖,及时增添衣物。还要重视头、颈部的保暖,减少热量散失,避免脑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
2、预防呼吸道感染
秋冬天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后,肺组织氧交换能力下降,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所以,在流感高发时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众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预防各种呼吸道感染。
3、加强血压监测,及时复诊
高血压患者秋冬天应加强血压监测,在家发现血压升高时,可先注意观察,若血压波动幅度超过20mmHg,或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复查,请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4、坚持健康生活
(1)合理饮食:秋冬进补是我国潜移默化的一个习俗,喜欢吃一些药源性食物滋补身体。但高血压患者是不适合进补的,尤其是温补类食物,如人参、羊肉等。高血压患者应谨慎进补,坚持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以及坚果类食物,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食物。
(2)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天也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在温度比较低的清晨和傍晚,并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减少运动时间,避免过度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