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梁世界院长师承中华医林杰出人物、《伤寒论新解》开创者吕长善,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具有多年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在“江苏中医”、“世.界卫生”、“河北中医”、“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升降散临床应用举偶”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连续三年被“中国医师杂志”评为杰出中医师。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辨证施治,凭着对药物的深入理解和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积累,在治疗肿瘤等各种疑难病领域均有较好的疗效建树。梁院长告诉大家
一、饮食清淡,健脾和胃
从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来看,端午时节我国已大部分进入暑热夏季,饮食应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而且营养全面的饮食为主。
每年到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中医学认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就粽子的配料而言,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妙法,也必然成为“端午节”前后的上佳养生食品。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也很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当然,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进食过多反而会不利于消化,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二、适量运动,强健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祛病健身。端午节开始,夏季到了阳气旺的时节,但天气炎热,动则汗出,并受湿邪重着影响,有些人一到夏天就容易犯困、懒得活动。这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同时天气较烦闷,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出现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脏腑的功能,甚至可导致精神疾患。因此,到了端午前后采取正确地适度运动,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是有益健康的。
运动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适宜运动,动静相宜,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济,形神共养。
龙端午时节传统运动项目划龙舟就是很好的养生运动,它能帮助全身气血畅通,振奋情志,增益心肺功能。
当然,除了划龙舟,还有徒步登山、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适度的有氧运动,出出汗,也可以达到内外通达,阴阳平衡,强健体质的作用。
三、芳香化湿、避瘟驱邪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采用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的方法。艾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自古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都挂上艾草。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