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梁世界院长师承中华医林杰出人物、《伤寒论新解》开创者吕长善,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具有多年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在“江苏中医”、“世.界卫生”、“河北中医”、“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升降散临床应用举偶”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连续三年被“中国医师杂志”评为杰出中医师。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辨证施治,凭着对药物的深入理解和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积累,在治疗肿瘤等各种疑难病领域均有较好的疗效建树。
梁院长告诉大家,这样科学进食可提升健康指数。
1.控制好三餐的比例,晚餐可以适当少吃点
既要限制饮食,但也要够营养,推荐按照“三餐制”分配热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对于初次想要尝试“少吃”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减少晚餐的热量摄入。晚餐和睡眠间隔时间短,吃多了不利于消化。晚餐可以适当吃一些蔬菜、全谷物,以及蛋白质等,尽量控制在7-8分饱。
2.试试东方膳食模式,健康食物有助于少吃
膳食以食物多样、清淡少油为主,尤其以丰富蔬菜水果、多鱼虾海产品、多奶类和豆类为主要特征。这样的饮食模式更能避免营养素的缺乏、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了预期寿命。
吃高度加工食物和吃健康食物也是不一样的,多吃一些健康食物更有助于帮助你少吃。比如:同样体积大小的一个汉堡或蛋糕,和一份糙米饭、蔬菜、肉类相比,健康的糙米饭、蔬菜、肉类的热量会更低,饱腹感更强。这无形中降低了热量摄入,更有助于健康。
3.把餐盘换小一点的,吃饭调整下食物顺序
吃饭时把餐盘、碗等换成小一点的,可以避免多吃,也能帮助减少热量摄入。同时调整吃饭顺序:菜→肉→主食,吃饭的时候先吃蔬菜和肉,然后吃主食。这样的饮食顺序可更早出现饱腹感,热量摄入减少,
4.吃饭时多咀嚼几下,专心吃饭不要看手机
吃饭尽量不要狼吞虎咽、每一口食物都刻意地多咀嚼几下,这样你的大脑会更容易察觉到饱感。食物在口腔中的时间越长,你的大脑就会更早地接收到饱食信号。反而狼吞虎咽,会一不小心就吃过多了。
此外,吃饭时也要专注,不要刷手机、追剧,这样难以让大脑更容易感受到是否吃饱。边吃饭边刷手机、追剧,很容易导致一直看、一直吃,无形中吃多了。
5.感觉吃到七八分饱,放下碗筷并离开餐桌
我们每个人都要摸索自己七八分饱的饭量,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八分饱,下一餐前可能会有稍稍的饥饿感,但不会饿得很难受。另外,如果自己感觉吃到七八分饱,就立刻放下碗筷、离开餐桌,否则可能一边坐着就忍不住再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