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梁世界院长师承中华医林杰出人物、《伤寒论新解》开创者吕长善,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具有多年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在“江苏中医”、“世.界卫生”、“河北中医”、“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升降散临床应用举偶”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连续三年被“中国医师杂志”评为杰出中医师。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辨证施治,凭着对药物的深入理解和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积累,在治疗肿瘤等各种疑难病领域均有较好的疗效建树。
什么是泻实治标?梁院长解释说,泻实治标中的“泻”,指服用具有泻下功能的药方,将体内病邪逐出体外,“实”指邪气盛。泄实就是使用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攻邪抗癌。泄实类药物的特点是容易伤及患者脾胃,所以泻实治标在使用攻伐药时,特别注重添加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中药,使诸药相伍健脾养胃,以促进其他药物吸收,达到生发胃气、运化五谷精微而资养五脏的目的。
泻实治标提醒说,在泻实过程中,用药上要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
"衰其大半而止"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在使用攻伐之药时要注意用量,以避免"久服偏胜"(就是失去平衡的意思),应适而可止,以免因过度攻伐而使患者正气受损。泻实要选择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在患者身体可承受之时进行;泻实的力度应考虑患者体力状况,治疗用药在强度上应注意循序渐进,到了患者身体出现不能忍受的迹象时,应立即停止祛邪,转而以扶正为主。
那么治标又是什么意思?“标”指的是症状。就癌灶与症状而言,癌灶是本,症状是标。在中医在治疗癌症过程中,当病情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时,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是影响下一步治疗,这时当先治疗急症。如消化道肿瘤或肺部肿瘤发生急性大出血时,其本虽在癌肿,出血为标,但若不及时止血,患者就会有生命的危险。若患者的病情较平稳,暂无紧急危重的证候,则应主要针对癌肿以治其本。泻实治标的目的,在于遏制肿瘤发展、转移。
南京太乙堂中医肿瘤医院临床实践证明,“补虚泄实”治肿瘤优势明显,首先是能够避免因为一味滋补而导致癌毒猖獗,形成姑息养奸的局面;二是能够避免不问患者机体正气状况、一味攻伐带来的人瘤俱亡的不良结局。总之补泄并举可抑制复发转移,帮助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