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太乙堂戴春海院长强调,若胆囊不好,坚持以下五点十分关键。
一、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对胆囊影响显著。戴春海院长指出,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这类食物会刺激胆囊大量分泌胆汁,增加胆囊负担。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要尽量少吃。相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汁排泄,减轻胆囊压力。同时,规律进食三餐也很重要,不吃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易形成结石。
二、适量运动锻炼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胆囊正常功能。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能力,让胆囊更好地发挥作用。院长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不仅能降低胆结石形成风险,还对整体健康有益。不过,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三、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与胆囊健康紧密相连。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易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胆囊。所以,日常要学会调节情绪,遇到烦心事可通过与朋友倾诉、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为胆囊营造良好的内环境。
四、定期体检监测胆囊问题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隐患。戴春海院长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它能清晰看到胆囊形态、有无结石或炎症等。有胆囊疾病家族史或已出现相关症状的人,更应缩短体检间隔,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五、谨慎用药就医自行用药可能给胆囊带来风险。一些药物可能影响胆汁成分或胆囊收缩功能。若身体不适需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已确诊胆囊疾病,要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总之,胆囊不好的人坚持这五点,从饮食、运动、情绪、体检和用药多方面着手,能有效呵护胆囊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