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被反复的关节疼痛折磨,上下楼梯时膝盖隐隐作痛,阴雨天手指关节酸胀难忍,即便休息调养也难以完全缓解。在太乙堂杜保国看来,这些反复的关节不适,往往与“筋骨之困”紧密相关。
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的健康依赖肝肾精血的滋养。同时,经络如同身体的交通网络,负责将气血输送到筋骨各处。当肝肾亏虚、经络阻滞,就会形成“筋骨之困”,导致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引发“筋骨之困”的因素众多。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肝肾精气自然衰退,筋骨失去濡养,就像老旧的机器缺乏润滑油,活动时容易产生磨损与疼痛;长期过度劳累,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保持同一姿势过久,会加速筋骨损耗;久居潮湿寒冷之地,风寒湿邪趁虚而入,侵袭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还有外伤后筋骨受损,若未完全恢复,也会留下隐患。
关节疼痛因“筋骨之困”而起,症状也各有特点。有的患者感觉关节僵硬,活动时伴有摩擦感;有的遇冷疼痛加剧,热敷后稍有缓解;还有些人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同时伴有肢体沉重。长期受此困扰,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会降低生活质量。
面对“筋骨之困”,中医有多种调理思路。中药方面,常选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如杜仲可补肝肾、壮腰膝,续断能补肝肾、续筋骨。食疗也值得尝试,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入肾经,适当食用可补益肾精。中医外治法同样有效,艾灸特定穴位,借助艾草的温热之力,驱散风寒湿邪,温通经络;中药熏蒸让药力透过皮肤直达病所,缓解疼痛。此外,适度进行太极拳、五禽戏等运动,有助于活动关节、舒展筋骨,促进气血流通。
了解关节疼痛背后的“筋骨之困”,能让我们从中医角度更好地应对反复的关节不适,改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