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作为食物进入人体的重要通道,其健康关乎全身营养供给与身体机能运转。太乙堂戴春海院长指出,食管发生癌变并非毫无征兆,早期身体会发出一系列“警报”,若能及时察觉并重视,对健康意义重大。
吞咽异物感是食管癌变较为常见的早期信号。在进食过程中,尤其是吞咽干硬食物时,总感觉食管内有东西阻挡,就像有未咽下的食物残渣黏附在食管壁上,即便饮水也难以缓解。从中医角度看,这种情况多与痰气交阻有关,痰浊与气机相互搏结,阻碍食管通畅,影响食物下行。
胸骨后隐痛也是不容忽视的警示。患者常感到胸骨后方隐隐作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烧灼样、牵拉样或针刺样,疼痛程度不一,有时在进食后加重,有时则毫无规律。中医认为,此为气滞血瘀所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提示食管部位气血出现异常。
此外,进食哽噎感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起初可能只是在吞咽某些食物时稍有不畅,之后哽噎感愈发频繁,甚至对普通食物也难以下咽。这是因为食管病变使得管腔逐渐狭窄,食物通过受阻,在中医理念里,这是正气渐虚,邪气积聚,食管功能受损的表现。
面对食管癌变的这些早期“警报”,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中药调理气机、化痰散瘀、扶正祛邪,改善身体内环境。同时,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食管负担,也有助于预防食管病变。关注食管发出的这些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