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起居习惯对预防骨癌有着积极意义。南京太乙堂戴春海院长在中医养生与肿瘤防治领域经验丰富,他认为,从日常生活的起居细节入手,能有效保护骨骼,降低患病风险。戴春海院长指出,规律作息是养护骨骼的基础。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的生物钟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熬夜会打乱人体阴阳平衡,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肾脏在中医理论中主骨生髓,长期作息不规律会损伤肾气,导致骨髓失养,骨骼脆弱。因此,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维持肾脏功能,促进骨骼健康。建议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确保7-8小时的充足睡眠。
适当运动对骨骼健康也至关重要。戴春海院长推荐八段锦、太极拳这类温和的传统功法。这些运动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能活动全身关节,促进气血流通。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受到适度的应力刺激,能增强骨密度。比如太极拳中的弓步、马步动作,可锻炼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能拉伸脊柱,改善骨骼柔韧性。但运动需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导致骨骼损伤。
此外,戴春海院长强调居住环境对骨骼健康的影响。长期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寒湿之邪容易侵袭人体,痹阻经络,影响骨骼气血运行。因此,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勤晒被褥。在季节交替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腰、腿、肩等部位的保暖,防止寒邪入侵,损伤骨骼。
戴春海院长提醒,日常起居中的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智慧。从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骨骼健康,在预防骨癌等疾病上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对养生细节还有疑问,可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