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且易慢性化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不过,乙肝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这边就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孙凤霞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针对乙肝这种疾病如何有效进行预防。
孙凤霞医生怎么样?治疗乙肝这种疾病效果怎么样?
孙凤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北京市“215”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计划“学科骨干”,北京市中医局一类优秀人才。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消化病专家田德禄教授、王新月教授,参加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培养期间跟随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彭建中教授学习;学习并传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关幼波、王鸿士等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北京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健康科普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以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关幼波中医肝病学》。先后承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基地课题、北京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加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3项;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0余人。
孙凤霞医生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恶性肿瘤、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等各种原因的肝病,提倡未病先防,注重脏腑功能调节。
孙凤霞医生表示乙肝这种疾病一旦发生,然后再采取手段进行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日常生活中对于乙肝这种疾病预防到位,基本上是可以很好的切断乙肝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的,想要很好的预防乙肝日常生活中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
要预防乙肝,首先需要明确它的传播途径,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这是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等),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沾染血液的个人用品,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的密切接触中,都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不过,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尤其是多性伴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乙肝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通过性接触黏膜的微小损伤进入人体。
接种乙肝疫苗:有效的预防手段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经济、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当乙肝病毒入侵时,抗体能迅速发挥作用,将病毒清除,从而避免感染。
接种对象:新生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我国实行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政策,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好在12小时内)接种针,然后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除了新生儿,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长期接受透析治疗者、同性恋者、多性伴侣者等高危人群,也都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乙肝疫苗后,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轻微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接种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完成全程接种后,建议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以确认是否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如果抗体滴度较低,需要及时补种疫苗。
阻断传播途径:日常预防的关键
除了接种疫苗,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血液暴露风险:在医疗、美容等操作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经过严格消毒。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毛巾等个人用品,避免因皮肤或黏膜损伤而感染病毒。如果不慎接触到他人的血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
做好母婴阻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应在怀孕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新生儿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针乙肝疫苗,然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后续疫苗接种。通过这些措施,可使母婴传播的概率降至较低水平。
安全性行为:在性生活中,应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是预防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及其他性病的有效方法。如果性伴侣是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应及时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若未产生抗体,应接种疫苗。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乙肝相关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对于普通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测,了解自身的免疫状态。如果检测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应及时接种疫苗。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医务工作者等,应增加体检频率,以便早期发现感染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总之,预防乙肝需要我们从了解传播途径、接种疫苗、阻断传播到定期体检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预防体系。只要我们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肝脏健康。以上是对“北京哪位医生治疗乙肝效果比较好?孙凤霞医生怎么样?”的介绍。如果您出现了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或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