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牙齿松动多数情况下建议优先保留治疗。牙齿松动可能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咬合创伤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牙周治疗、夹板固定、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措施。
慢性牙周炎是中年人牙齿松动的首要原因,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齿支撑力下降。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专业牙周治疗,配合定期维护,多数松动牙可恢复稳固。重度牙周炎可能需配合骨移植手术。
撞击或咬硬物造成的急性牙外伤会导致牙周膜损伤。轻度松动可通过树脂夹板固定2-3周自行愈合,严重脱位需立即复位固定,合并牙根折断时可能需拔除。
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加速牙槽骨流失。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同时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体。
不良修复体或夜磨牙症会导致个别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通过调磨高点、制作咬合垫,或正畸矫正错位牙,可有效解除异常咬合压力。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代谢。控制原发病的同时,需加强口腔卫生管理,每3个月进行专业洁治。
保留天然牙对维持咀嚼功能和颌骨结构至关重要。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选择含亚锡氟化物的抗敏牙膏;饮食多摄入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钙质;避免用牙开瓶盖等危险行为。若牙齿松动度超过2毫米或伴随持续疼痛、溢脓,需立即就诊评估。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周问题,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全口牙周探诊检查。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