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印度卫生部长哈什·瓦尔丹(Harsh Vardhan)曾宣称印度的新冠疫情已“进入尾声”,还将总理莫迪的领导及其大肆宣扬的“疫苗外交”奉为“国际抗疫合作的典范”。
未曾想仅过了一个多月,印度暴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疫情,病例走势堪称“恐怖的巨浪”。
那么,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印度究竟犯了哪些大忌才导致重蹈覆辙? 放任自流,贻患无穷 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自2020年9月中旬达到日均超9.3万例的峰值以来,便开始稳步下降。
截至2021年2月中旬,印度每日新增病例数已下降到1.1万例,过去7日内平均每日死亡病例也已降至每天100例以下。
自去年底以来,印度国内对战胜病毒的狂喜情绪已开始蔓延。
政客、决策当局以及部分媒体都相信印度已经彻底摆脱了疫情。
去年12月,印度央行官员宣称印度已经“扭转了疫情的蔓延趋势”,并充满诗意地表示印度的经济“已经走出了漫漫冬夜的笼罩,开始迎接阳光的洗礼”。
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为印度暴发新一轮致命疫情埋下了隐患。
今年2月底,印度当局宣布在五个邦开始进行关键选举,所辖1.86亿选民可投票选举出824个官员席位。
从3月27日开始,选举将持续一个多月,以西孟加拉邦为例,选举将分8个阶段进行。
尽管选举活动已经全面展开,政府却没有配套执行的安全措施以及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
此外,3月中旬,印度板球委员会还允许13万球迷进入位于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纳伦德拉·莫迪体育馆(Narendra Modi Stadium)观看印度与英国之间的两场国际板球比赛,而球迷大都没有配戴口罩。
不到一个月,新冠病毒的威力开始显现。
印度受到了第二波病毒的强力袭击,各城市面临新一轮封锁。
截至4月中旬,该国每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
到了4月18日,单日新增病例数更是超过27万例,新增死亡人数超1600例,双双刷新单日新增纪录。
《柳叶刀》新冠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快速蔓延的疫情得不到遏制,到6月第一周,印度每天的死亡病例数可能会超过2300例。
政府的放任自流,让印度现在的公共卫生状况陷入了严重挤兑。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人们在拥挤的墓地为逝者举办葬礼的视频,医院外随处可见正在哀嚎的患者家属,救护车载着呼吸困难的病人排起了长龙,医院的走廊和大厅挤满了病人,很多都是两人一张病床。
人们纷纷四处求救,要求为亲属提供病床、药物、氧气和检测。
黑市开始贩卖药物,而病毒检测结果往往需要等上好几天才能出来。
除了医疗系统的崩溃之外,印度庞大的疫苗接种工作现在也举步维艰。
尽管政府加大了疫苗接种力度,截至上周已发放了超过1亿剂疫苗,但仍有报道称疫苗严重短缺。
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大产能,该所在6月之前无法增加供应量。
受到疫苗短缺的影响,印度已暂时停止了对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出口,并允许进口国外疫苗。
而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愈发严峻,预计不久后可能连氧气也要依赖进口。
即便如此,印度的顶级板球联赛每天晚上依然在持续进行,成千上万人还在跟随他们所拥护的领导人参加选举集会,对全球最大宗教集会之一——大壶节的热情也丝毫未减。
印度社会学教授希夫·维斯瓦纳坦(Shiv Visvanathan)不禁惊叹,印度的防疫形势已经近乎失控。
专家们认为,对于即将席卷印度的新一轮疫情,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任不管了。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
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