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突破1亿剂次。疫苗接种人群不断扩大,我们距离构筑起最大免疫屏障还有多久?
各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1亿剂次
2020年12月15日中国正式开展重点人群接种工作,3个多月来,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备受关注。
国家卫健委方面此前透露,目前,中国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27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41.7万剂次。
另外,官方已明确,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目前,北京、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地都已陆续启动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80%的人接种可实现群体免疫屏障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能形成有效保护,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
那么,想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需要有多少人接种疫苗?
哪些人还不能打疫苗?
疫苗对人体来说是一个外来的抗原,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目前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
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红肿、硬结等情况,这些无须处理,会自行痊愈;全身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低热等情况。
过敏大多出现的是急性过敏,在接种后30分钟之内出现的比例非常大,在现场留观30分钟的目的之一也是防止出现急性过敏时所导致的其他伤害。
那么,有哪些人目前阶段还不适宜接种疫苗?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因此,在接种疫苗时,需如实向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包括慢性病患病史,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另外,有专家提醒,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不少人已做好出行规划。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都不能放松。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仍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遵循各地防控措施要求。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1
2024-10-01
2024-10-01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