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损伤需根据创伤类型采取止血、清创、固定、抗感染及功能恢复等综合治疗措施。
颌面部血管丰富,损伤后易大量出血。直接压迫法适用于浅表伤口,使用无菌纱布持续按压5-10分钟;活动性出血需结扎血管,如面动脉分支出血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严重颌骨骨折伴出血可临时采用颌间结扎固定。鼻腔出血可填塞凡士林纱条,必要时使用止血海绵或电凝止血。
6-8小时内污染伤口需彻底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后去除异物,修剪坏死组织保留重要结构。动物咬伤需用聚维酮碘消毒,贯通伤需双氧水冲洗窦道。软组织缺损超过2cm需考虑皮瓣移植,口腔黏膜缺损可用颊脂垫修复。清创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暴露需接种疫苗。
下颌骨骨折采用颌间牵引固定4-6周,钛板内固定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上颌骨LeFort骨折需颅颌固定,颧弓骨折经颞部切口复位。儿童青枝骨折优先选择弹性牵引,陈旧性骨折需截骨矫形。复位后CT评估咬合关系,配合开口训练预防关节强直。
开放性损伤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甲硝唑联合用药7天,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口腔含漱选用氯己定溶液每日4次,创面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合并颌骨骨髓炎需持续用药6周,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控制,预防坏死性筋膜炎。
骨折愈合后开展渐进性张口训练,使用开口器从15mm逐步增至40mm。神经损伤者进行面部肌肉电刺激,配合维生素B12营养神经。严重瘢痕挛缩需注射曲安奈德软化,语音障碍者接受舌体灵活性训练。义齿修复需待骨愈合3个月后进行,种植体植入前评估骨密度。
康复期需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摄入鱼肉蛋奶达1.5g/kg体重,补充维生素C加速胶原合成。避免咀嚼硬物防止再骨折,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口腔。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面部水肿,冰敷每次15分钟缓解疼痛。定期复查颌骨CT监测愈合进度,出现发热或创口溢脓需立即就医。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