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死,属于脑梗死的范畴,是脑梗死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脑梗死的30%。腔隙性脑梗死可以说是一种老年病变。如果7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磁共振检查,大多数人都会有腔隙性脑梗死。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增加1岁,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3%~8%。腔梗是指脑梗死病变非常非常小的脑梗死,通常是直径2~5mm囊性病变多发,小梗死面积仅略大于血管直径。通常是局部脑组织坏死引起的深脑血管阻塞,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只表现为头晕或记忆丧失,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预后相对较好,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或后遗症极为轻微。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腔梗死,CT列表上的报告被为腔隙性脑梗死,他通常没有任何症状。
如何治疗腔隙性脑梗?
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无症状,对人体危害较小,不需要治疗吗?腔隙性脑梗死实际上代表着轻度中风。虽然近期的危害很小,但如果忽略它,小问题也可能发展成大问题。
若腔隙性脑梗死持续增多,多个病变可能发生融合,则表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目前,很明显,它会导致中风、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
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是治疗,包括戒烟戒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确诊腔隙性脑梗死后,应确定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果没有,你可以暂时进行健康检查,而不需要药物治疗。
有高危因素的人需要二次预防脑血管疾病,以减少发病次数和程度。例如,患有高血压的人需要控制血压,但要注意血压不能降得太快或太低;糖尿病需要保持血糖稳定。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增加,他汀类药物需要降低血脂和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每天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腔隙性脑梗死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预警指标。一旦发现,建议进行脑血管疾病筛查。筛查方法包括核磁性脑动脉成像检查,以消除颅内血管狭窄,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然是否有颈部血管斑块和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