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查时,顾问会协助填写“来诊表”,了解既往屈光度数稳定情况、眼病史、是否戴隐形等信息。当问及近两年屈光度数是否有明显增长时,部分人会有一些犹豫,因为有很久没有检查过度数,所以对自己近两数是否有增长很不确定。
在术前检查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所戴的眼镜与自身度数不相符而自己却不自知,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戴镜度数会比实际度数低呢?
个别人在做近视手术之前对自己的近视度数并不是很,只要戴着眼镜能看清楚或者够用就不会更换眼镜度数,有时候配新眼镜也只是根据以往旧镜度数验配,不再重新验光,很有可能戴的眼镜度数达不到佳矫正视力,这种情况我们称作“欠矫”。
也有人会习惯性的戴比自己度数低一些的眼镜,觉得日常够用就可以,也就是“欠矫”状态,但是眼镜度数比实际度数低了多少度却不知晓;
在术前检查中也会发现个别人戴的眼镜比自身度数高出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我们的眼睛具有调节力,在不同用眼强度下度数会有一定的波动。如果是在过度用眼视疲劳状况下配镜,或者在非散瞳状态下进行验光,验光结果很有可能会受到调节的影响而不够准确,在这种状况下验配的眼镜度数一般会比实际度数偏高,这种情况我们称作“过矫”;
也有个别人是在眼镜店配镜,并未进行专业的验光,仅依据电脑验光配镜就容易过矫。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会使我们无法甄别自身度数的稳定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衡量度数是否有明显变化呢?
1.绝大多数情况下18岁以上屈光度数就会趋于稳定,明显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
2.术前检查时会进行散瞳验光,通过散瞳,用药物放松睫状肌,去除调节过度引起的假性近视部分,测出客观的屈光度。再结合以往验光及配镜情况,就能近视度数的稳定状况;
3.术前检查时有专门的设备可以测量旧镜度数,通过与目前度数的比较就能轻松知道度数稳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