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坐诊专家马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师从孟澍江教授攻读中医温病学专业。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温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传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床工作40余年,致力于中医肿瘤、中医疑难症的研究与疾病诊疗。
擅长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节、慢肺阻等呼吸系统疾病。
马教授介绍,中医很早就对慢阻肺有了深刻的认识,把慢阻肺归属于中医的“喘症、肺胀”范畴,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引起的。慢阻肺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因为痰、淤、湿,表现为咳、喘、痰、淤、肿5个方面,既有标症又有本症,适合中药标本兼治的特点。中药治疗慢阻肺有很多经典方药,在不同的阶段,中药都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辨证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从病程上说,慢阻肺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迁延期和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我们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西药来控制感染,用中药来止咳、化痰、清热、平喘,从而起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
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清热化痰的中药为主,比较成熟的经典方剂有很多,如桑白皮汤、定喘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在这些经典药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使用。由于这些药物是以化痰为主,一般使用半个月左右为宜,久用会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