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名誉院长梁世界,是陇西肿瘤名家、当代“实效中医学派”开创者张愈先生的入室弟子。院长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精研临证经典,融贯中西医学,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
太乙堂梁院长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不推荐间隔时间>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结果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胸部CT是包括肺、心和纵隔,但主要是针对肺和纵隔,而平扫其实主要还是肺,说简单一点也可以说是肺部CT。
有一个经典的研究针对43454例重度吸烟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获益与风险,结果显示,与X线胸片相比,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肺癌相关病死率降低了20%。
研究中的高危人群指55-74岁,吸烟≥30年。包括仍在吸烟或戒烟<15年,或者年龄≥,吸烟≥20包年,并附加加一项危险因素(包括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
基于此研究,推荐在高危人群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结合中国肺癌发病特点,推荐肺癌筛查人群:
一是年龄:推荐在≥45岁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
二是肺癌危险因素:
❶吸烟:吸烟量≥20包年。考虑到吸烟主要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关系更密切,而这两种肺癌多为中央型生长,所以对于重度的吸烟人群,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进行荧光支气管镜筛查。当然,戒烟非常重要,要重视戒烟宣传教育。
❷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亚洲人群中非吸烟女性的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推测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和厨房等场所的环境油烟暴露有关。研究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❸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❹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❺一二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遗传的肺癌易感位点。
❻慢性肺部疾病史: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这部分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