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太乙堂杜保国主任,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在中医常见病、疑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受到患者充分肯定。在长期临床治疗中,杜主任在秋燥症相关疾病诊治上多有创见。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也变得干燥,这时候很容易出现秋燥症状。秋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预防秋燥症呢?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杜保国主任在秋燥症上有一些创见。
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内部水分流失,因此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枸杞等,这些食物可以起到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秋燥症。
其次,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秋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室内空气也变得干燥,这会加重秋燥症状。因此,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室内湿度,缓解秋燥症状。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来预防秋燥症。中医认为,秋季属于金燥之季,容易伤肺,因此要注意保护肺部。可以通过食疗、药膳等方式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秋燥症。例如,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中药材,如沙参、麦冬、百合等,这些中药材可以起到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秋燥症。
此外,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秋燥症。
总之,预防秋燥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饮食调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中医调理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杜保国主任提醒,秋燥症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和治疗,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