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太乙堂特邀中医专家杜保国主任,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以仲景学说、经方应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疾病为临床主攻方向,主张中医要以辨证论治为纲目,理、法、方、药为根本。他对于脾胃疾病的中医治疗有着深刻系统的认识,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的钻研,对于慢性胃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杜主任介绍,有想有效地治疗胃病,一定要辨证论治。
对脾虚者忌单纯温补,要注意调畅气机、袪邪扶正。若邪气除,则胃气自然畅达。
慢性胃病,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证伴胃气失和、呃逆者可予丁香柿蒂散。余对中焦虚寒或兼肾阳虚证呃逆者治疗时常用公丁香或沉香粉行气化滞、降逆止呕;对脾胃虚寒伴肝郁,胃脘两胁隐痛者用当归、白芍配甘草柔肝养阴止痛;对胃寒气滞者加高良姜、香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治疗慢性胃病时,掌握主症和准确的舌诊、脉象十分重要。胁痛、左脉关沉弦细弱、舌质淡、苔薄白者多用当归、白芍柔肝健脾养血、敛阴止痛。
肝郁需重用理气药勿过用破气药以防散气、伤阴,可用柴胡或元胡、佛手、陈皮舒肝解郁止痛。
脾胃虚弱、胃脘胀满,右脉弱或沉弦、沉涩、舌青、有瘀斑脾虚血瘀者在用参、芪、四君子汤等补益剂中辨证使用木香、厚朴、枳壳、丹参、丹皮、桂枝等药调理气机、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脾胃虚生湿,舌淡胖嫩、齿痕、苔白腻,脉滑者多用DANG参、桂枝、炙草、藿香、半夏、厚朴、砂仁等行气、健脾、化湿药。
脾虚或肝郁脾虚导致胃脘胀满,苔白或腻,气滞食积者在疏肝理气、健脾温中情况下加内金、莱菔子消食磨积、下气导滞。胃脘灼痛、嘈杂不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火旺者用沙参、玉竹、石斛、麦冬益胃养阴,辨证配伍生地、柴胡、黄芩、黄连、升麻、丹皮、栀子等清热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