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是人体非必要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由于既能使食物口感酥松,又能延长保质期,所以在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这种物质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却对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心脏康复,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基于近年来医学研究获得的证据,在2018年,卫生组织(WHO)要求淘汰反式脂肪酸,计划在2023年在全球食品供应中停用反式脂肪酸。那么,反式脂肪酸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1、促进动脉硬化
有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体内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冠心病。
2、导致血栓形成
反式脂肪酸有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有研究发现,摄入占总能量6%反式脂肪酸的人群的血凝聚程度,高于摄入占总能量2%反式脂肪酸的人群。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增加,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3、增加糖尿病风险
人体内有一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它主要是用来降血糖,一旦血糖超出正常值,身体会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而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4、其他危害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影响到胎儿或婴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