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上来说,“麻”,是一种异常感觉,是一种刺激症状,“木”,代表感觉缺失,是一种破坏症状。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人造字的能力——“麻木”这一个词,就代表了从刺激症状到破坏症状的演变过程。
那么,为什么会麻木呢?先说点简单的医学知识。我们的神经系统,又分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中枢神经,主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大脑和脊髓;外周神经,也叫周围神经,从大脑和脊髓发出,逐渐延伸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我们说的“手脚麻木”,可以是中枢神经引起的问题,也可以是外周神经的问题。当然,比较少见的,还有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问题。相对来说,中枢神经产生的破坏性更为严重。
1、手脚都麻木:警惕脑卒中
首当其中的,就是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脑缺血,引发手麻脚麻,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卒中等高危疾病,应当警惕。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堵塞,流入大脑的血流减少,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它包括了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约80%。
脑血管病引起的麻木常有这样的特点:
麻木往往是突然发生的,部分在睡眠中发生;
麻木涉及的范围往往比较广,很少局限于一处;
症状与体位姿势无关,但部分患者持续1小时后会自行缓解;
往往伴有其他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