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这背后的原因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出发,有着深刻的阐释。结合戴春海医生的学术见解,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肺癌引发胸痛的内在机制。
在中医理论中,胸部为“宗气”汇聚之所,肺主气,司呼吸,贯通百脉,若肺气宣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便会引发疼痛。戴春海医生指出,肺癌导致胸痛,多与“邪毒瘀滞”相关。肿瘤在体内生长,犹如盘踞的毒邪,阻碍气机运行,气滞则血瘀,痰浊、瘀血与癌毒相互胶结,痹阻肺络,不通则痛,故而出现胸部隐痛、刺痛,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当肿瘤进一步侵犯胸膜、胸壁,甚至肋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肺癌患者久病体虚,正气不足也是胸痛的重要诱因。肺之气阴亏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胸部失于濡养,可出现隐隐作痛;肾为气之根,若久病及肾,肺肾两虚,气失摄纳,也会加重胸部不适。戴春海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患者还伴有气短、乏力、咳嗽等症状,这些均是正气虚弱、邪气侵袭的表现。
针对肺癌引发的胸痛,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对于邪毒瘀滞型胸痛,常采用解毒散结、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如选用莪术、三棱等药物破血行气,搭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以疏通肺络,缓解疼痛;对于气阴两虚型胸痛,则以益气养阴为主,用参、麦冬、五味子等药材补肺气、养肺阴,扶助正气,减轻疼痛。戴春海医生还提出,中医外治法如穴位敷贴、针灸等,通过刺激内关、膻中、肺俞等穴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胸痛症状。
肺癌引发的胸痛成因复杂,涉及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在缓解胸痛、改善患者症状上有着独特优势。若想深入了解肺癌相关症状的中医防治,可参考戴春海医生的临床经验与学术理念,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