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抽脂可能引发感染、神经损伤、皮肤凹陷、血肿、轮廓不对称等问题,需严格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手术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治疗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并清创处理。
抽吸操作可能误伤面部感觉神经,导致局部麻木或刺痛感。多数患者3-6个月可自行恢复,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可加速修复。永久性损伤需考虑神经移植手术。
脂肪过度抽吸或层次不均会造成皮肤粘连凹陷。轻度凹陷可通过自体脂肪填充改善,中重度需配合射频紧肤或线雕提升。术后穿戴弹力面罩有助于皮肤回缩。
术中血管破裂未彻底止血会形成皮下血肿,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小血肿可冷敷后自行吸收,超过3cm需穿刺抽吸。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降低风险。
双侧抽吸量差异或术后恢复差异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3个月内可通过按摩调整,超过半年需二次手术修复。术前三维模拟设计能有效预防该问题。
术后建议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避免剧烈运动2周防止伤口裂开,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使用医用敷料每日更换,拆线前避免使用化妆品。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复查。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