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掉落过多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失衡、营养缺乏、压力刺激、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
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脱发类型,毛囊对二氢睾酮敏感导致毛囊萎缩。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非那雄胺阻断雄激素转化,外用米诺地尔促进毛囊血液循环,严重者可选择毛发移植手术。女性可尝试螺内酯等抗雄激素药物。
产后、更年期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时,雌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毛囊生长周期。产后脱发通常6-12个月自愈,甲状腺问题需服用优甲乐等药物调节。避孕药更换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使用含咖啡因的防脱洗发水。
铁蛋白低于30μg/L会引发休止期脱发,素食者需注意锌和维生素B12摄入。每日建议补充18mg铁剂,搭配100mg维生素C促进吸收。蛋白质不足时每日应摄入1.2g/kg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三文鱼、藜麦等。
长期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水平,导致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可降低压力激素,睡前进行10分钟头皮按摩。急性应激性脱发可尝试低能量激光治疗,配合含有红没药醇的舒缓精华。
贫血、红斑狼疮等疾病会引发脱发,化疗药物常导致生长期脱发。肿瘤患者可使用冷却帽减少化疗脱发,自身免疫疾病需服用羟氯喹控制病情。某些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可能引起脱发,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建议增加核桃、黑芝麻等富含亚麻酸的食物,避免过度烫染。洗头时水温不超过38℃,选择无硅油氨基酸洗发水。梳头选用宽齿木梳,每天100下促进血液循环。突然大量脱发或伴随头皮病变需及时就诊,进行毛囊镜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测。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