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脸部肿胀属于常见药物反应,可能由淋巴回流受阻、药物过敏或低蛋白血症引起,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冷敷消肿、调整用药或补充营养等措施。
化疗药物可能损伤淋巴系统导致体液滞留。表现为晨起面部紧绷,按压后凹陷恢复慢。可尝试45度角仰卧睡眠,每日三次冷敷每次10分钟,配合轻柔淋巴按摩从下颌向耳后推动。严重时需医生开具呋塞米等利尿剂。
紫杉醇类化疗药易引发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伴随皮肤发红瘙痒时,立即停用当前药物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替代方案可更换为多西他赛,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抗过敏。
化疗抑制肝脏合成白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血清白蛋白<30g/L需输注人血白蛋白,日常增加鱼肉、鸡蛋白、大豆摄入,每日蛋白质补充量需达1.5g/kg体重。
中心静脉置管可能导致上腔静脉压迫。表现为颈部静脉怒张伴颜面浮肿,需立即CT检查。临时处理可抬高床头30度,长期需更换为PICC导管或调整化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会引起满月脸。地塞米松用量超过6mg/天时,建议改用甲强龙冲击治疗,逐步减量期间配合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加速代谢。
化疗期间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超过1kg需警惕水肿,限制钠盐摄入在3g/天以下,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恢复期进行面部肌肉训练鼓腮、微笑保持促进循环,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出现呼吸困难或视力模糊等紧急症状应立即就医。
2024-07-18
2024-07-18
2024-07-18
2024-07-18
2024-07-18
2024-07-17
2024-07-17
2024-07-17
2024-07-17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