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水液代谢及呼吸功能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出现了肾功能减退的情况。太乙堂杜保国主任指出,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先天禀赋不足
部分人肾功能减退与先天因素相关。胎儿在母体孕育期间,若母体营养不足、体弱多病,或受到不良环境影响,就可能导致胎儿肾气亏虚。这类人群从出生起,肾脏功能相对薄弱,随着年龄增长,相较于常人,更易出现肾功能减退的症状,在精力、体力等方面的表现也会稍显逊色。
后天生活失养
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是肾功能减退的重要诱因。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阴阳平衡,损耗肾阴;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易伤肾;暴饮暴食、偏爱辛辣油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水液代谢,间接累及肾脏。杜保国主任在临床中发现,因熬夜、过度劳累前来就诊的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在少数,他常提醒患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是护肾的基础。
情志失调影响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惊恐等不良情绪中,会使气机紊乱。其中,恐则伤肾,过度恐惧会直接损伤肾气;长期忧思则会影响脾胃运化,进而波及肾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对肾脏养护至关重要。
疾病迁延不愈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逐渐损害肾脏。这些疾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肾脏脉络瘀阻,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杜保国主任强调,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检查肾功能,对预防肾功能减退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