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肥胖不仅是体型的变化,更可能成为损害肾脏健康的潜在因素。太乙堂杜保国主任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不少肥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那么,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究竟是如何影响肾脏的呢?
脾失健运,累及肾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输送到全身。当人体肥胖时,往往意味着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问题。杜保国主任指出,长期饮食不节、缺乏运动,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和食物。而肾主水液代谢,脾失健运后,水湿无法正常代谢,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就像河流上游堵塞,下游需要承担更大的排水压力,肾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功能自然会受到影响。
痰湿内生,阻碍肾络
肥胖人群体内多有痰湿积聚。痰湿是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它质地黏腻,容易阻滞经络。杜保国主任解释道,肾脏的正常功能依赖于经络气血的通畅运行,当痰湿阻滞肾络,会导致肾脏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无法顺利滋养肾脏,肾脏的气化功能就会减弱,影响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同时,痰湿还会进一步加重体内水湿停滞,形成恶性循环,使肾脏功能持续下降。
气虚血瘀,损伤肾元
肥胖常伴随气虚的情况。中医认为,气能推动血液运行,气虚则推动无力,容易导致血瘀。杜保国主任在临床中发现,肥胖患者多存在舌体胖大、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肾脏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充足的气血滋养,当气虚血瘀时,肾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濡养,肾元就会受损。肾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元受损会直接影响肾脏的藏精、主水等功能,导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的出现。
肥胖对肾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杜保国主任建议,若发现自己体重超标,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保护肾脏健康。若已出现肾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