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检查中出现胶原蛋白偏高,是肝脏发出的“预警信号”。太乙堂梁世界医生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
梁世界医生介绍,肝纤维化时胶原蛋白偏高,主要源于肝脏长期受到损伤刺激。无论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湿热毒邪侵袭,还是长期饮酒导致的湿热内蕴,亦或是自身免疫紊乱致使的气血失调,都会打破肝脏正常的生理平衡。肝脏在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进而出现指标异常。
在中医治疗上,梁世界医生秉持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常表现为口苦、尿黄等症状,医生会运用茵陈、虎杖等清热利湿的药材,配合丹参、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清除肝脏内的湿热毒邪,同时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对于肝郁脾虚型患者,因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多有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等表现,梁世界医生则采用疏肝健脾的中药方剂,以柴胡、白芍疏肝理气,用人参、白术健脾益气,从根源上调节肝脏与脾胃功能,抑制胶原蛋白的过度合成。
此外,梁世界医生还会结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比如中药塌渍,将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打碎,用醋或黄酒调和后,敷于肝区,借助药物渗透与温热效应,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减轻肝脏纤维化程度。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选取太冲、肝俞等穴位,通过刺激肝经穴位,调节肝脏气血运行,辅助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梁世界医生提醒,肝纤维化胶原蛋白偏高不能轻视,中医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调理,从改善肝脏内环境入手,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逐步改善肝脏状态,帮助患者应对这一健康问题。若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进一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