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美容 > 皮肤护理 > 正文

祛斑方法有哪些 6种简单小妙招必学

发布时间: 2018-04-17 15:42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长斑是很多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了,如何祛斑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色斑真的会给我们的肌肤带来的的危害的。烦人的色斑该怎么去除,大家知道吗,随很多的女性朋友脸上出现不同的斑点。在这种看脸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脸上长斑无疑破坏了完美的形象。那么,脸上长斑怎么办呢?下面就介绍一些祛斑的小妙招吧。

脸上有班怎么办

  祛斑小妙招1、首先做好防晒

防晒是祛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防止斑点反弹的重要因素。秋季的阳光虽不如夏季那么“热烈”,但UVA的存在依然会令你“变色”哦。出门时,别忘了抹防晒霜,选择SPF值为15的就可以了;另外,出门也带上防晒伞,以备急用。

 祛斑小妙招2、柠檬祛斑法

柠檬,大家都知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很好的清除皮肤的角质,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最主要的是能去除黑色素,能有效淡化斑点,斑点也是黑色素堆积造成的。最简单的就是用柠檬汁洗脸,水温最好是温水,太热的水,会分解柠檬中的维生素C,每次只需半个就行。

 祛斑小妙招3、维生素是好帮手

任何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都是脸上的斑怎么去掉的答案。许多食物对于营养肌肤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每日喝1杯胡萝卜汁是有祛斑作用的。因为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而维生素A原在体内则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滑润、强健皮肤的作用,并可防治皮肤粗糙及去雀斑。因此多喝胡萝卜汁对于淡化斑点是个不错的选择。

祛斑小妙招4、睡眠质量要保证

对于天然有效的祛斑方法,其实保证睡眠质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都会令肌肤加速衰老、加重黑色素沉着。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八小时睡眠,让肌肤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自我修复。特别是晚上,是肌肤修复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完整的护肤后再睡觉啊!

 祛斑小妙招5、使用美白祛斑产品

很多女性美白祛斑不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肌底缺水、缺养,针对这一问题,兑白研发了最易于人体吸收的植物微分子提取工艺,它的渗透吸收能力是普通产品的20倍不止。固态负氢离子缓释技术,变补水为再生“原生水”,皮肤细胞自己拥有了生水功能,由内而外解决肌肤缺水问题。

祛斑小妙招6、芦荟美白

准备三指宽二指长的面带斑点的芦荟叶去刺洗干净,然后是一块三厘米长的黄瓜、1/4鸡蛋清、2—3克珍珠粉、适量的面粉(用做调稀稠)。

将芦荟、黄瓜放入榨汁机榨汁后倒入小碗,然后放入蛋清、珍珠粉、适量面粉调成糊,以不往下流淌为准。把脸洗干净,将调好的糊抹在脸上,干后洗净,拍上柔肤水、护肤品即可,每周1—2次。

  脸上长斑的原因

  1、不做好防晒措施

当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人体皮肤时,为了避免皮肤细胞被氧化,人体分泌出大量黑色素来保护,从而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黑斑。

紫外线照射能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使黑素细胞增殖和活性增加增强,使黑色素合成加速,引起颜面部色素沉着。

2、滥用不良化妆品

有些女性长年大量使用化妆品。化妆品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如防腐剂、杀菌剂、金属、色素和香料等,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有害成分可导致一系列皮肤病,黄褐斑就是其中的一种。长期使用不良化妆品后果更加严重。

 3、抽烟喝酒、经常熬夜、电脑辐射

抽烟喝酒,长时间对着电脑,作息时间颠倒,或者睡眠时间长期不足,都可促发黄褐斑的形成。

 4、心理压力过大

长期承受压力,人体新陈代谢会减慢,皮肤所需的营养供应不足,色素细胞反而会更加活跃,黄褐斑就越长越多。

 5、怀孕

很多的女性朋友会反应在孕期的时候脸上会出现长斑的情况。女性在怀孕3-5个月时容易出现黄褐斑,故又名“妊娠斑”。面部色素沉着原因可能是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色素细胞,孕激素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增加黑色素的生成。

 6、患慢性疾病

大多数女性患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均可造成黄褐斑,这些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另外,慢性胃肠疾病、甲亢、肝病、结核病、肿瘤等也可引发黄褐斑。

 7、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氯丙嗪、苯妥英钠、冬眠灵、安体舒通等均可诱发黄褐斑的发生,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另外,口服避孕药者也容易发生黄褐斑。

脸上长斑怎么调理

1、做好防晒工作。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引起雀斑的原因之一,它让潜伏的黑色素变得活跃,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斑点。出门之前要提前抹好防晒霜,阳光强烈时撑一把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者是戴上遮阳帽,尽可能地阻挡阳光对面部的照射。

2、不要忽视晒后修复。尽管已经做了防晒的准备,但总是会有疏漏之处,这时就需要回家之后进行晒后修复的工作。除了涂抹修复霜之外,还要记得给脸部肌肤补充水分。

3、少用化妆品。化妆品中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它们可以让你在化妆之后变得光彩夺目,可是这美丽背后的代价就是肌肤质量的日趋下降。渗透进来的重金属还会诱发、加剧皮肤深层中黑色素的沉着,让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因此尽量不要化妆,无法避免的场合之下,一定要记得仔细卸妆。

4、多吃美容的食物。许多食物对于营养肌肤是大有裨益的,比如番茄中含有能够抑制黑色素的谷胱甘肽,胡萝卜中富含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C、E等都是美容的好帮手。

5、用天然的护肤品。厂家生产的祛斑产品中多添加了很多工业元素,长期使用多有副作用。这里推荐一种天然又便利的护肤品,那就是土豆。将生土豆切成薄片,敷在有雀斑的地方,能够淡化斑点。

6、保证睡眠质量。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都会令肌肤加速衰老、加重黑色素沉着。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八小时睡眠,让肌肤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自我修复。

7、适量饮用红酒。红酒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抵抗细胞被氧化,还能活血养颜,对减少色斑、肌肤年轻化有很大的作用。

  结语:合理的安排睡觉时间也是最关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防晒是祛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防止斑点反弹的重要因素。出门之前要提前抹好防晒霜,阳光强烈时撑一把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者是戴上遮阳帽,尽可能地阻挡阳光对面部的照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简单有效的祛斑小偏方 简单有效的祛斑小方法
简单有效的祛斑小偏方 简单有效的祛斑小方法
有许多爱美的女性被脸上的斑所困扰,除了市面上的祛斑产品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比较简单有效的祛斑方法呢?美眉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白里透红、丝毫没有瑕疵的肌肤,但是,真正拥有毫无瑕疵的好肌肤的美眉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肌肤整日暴露在空气之中,有任何风吹日晒雨淋,都会多多少少对肌肤产生伤害,也...[详细]
发布于 2022-06-14

最新推荐

面部脂肪过多怎么减
面部脂肪过多可通过科学减脂、局部塑形、医美手段、生活习惯调整及针对性护理实现改善。1、全身减脂:面部脂肪堆积常与体脂率偏高相关,需通过有氧运动消耗热量。每周进行3-5次慢跑、游泳或跳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激活全身代谢。配合高蛋白低碳水饮...[详细]
2025-05-18 16:36
面部脂肪多如何减掉呢
减少面部脂肪需要综合管理皮下脂肪堆积,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加强局部运动、选择医美项目、改善生活习惯及针对性按摩护理。1、饮食调整:高糖高盐饮食会导致水分滞留和脂肪堆积,建议每日钠摄入控制在1500mg以下,用低GI食物如燕麦、糙米替代精制...[详细]
2025-05-18 16:19
面部偏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面部偏红可能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屏障受损、玫瑰痤疮、过敏反应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1、毛细血管扩张:面部角质层薄弱或遗传因素导致毛细血管持续性扩张,表现为局部红斑。激光治疗可选择脉冲染料激光、强脉冲光或Nd:YAG激光,日常需避免冷热交替刺...[详细]
2025-05-18 16:02
面部发红怎么消除
面部发红怎么消除
面部发红可通过舒缓护理、药物干预、光电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及屏障修复改善,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炎症、毛细血管扩张或病理问题是常见诱因。1、舒缓护理:急性期使用含积雪草苷、泛醇或神经酰胺的冷敷面膜,降低皮肤温度。避免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选...[详细]
2025-05-18 15:49
面部泛红如何修复
面部泛红可通过舒缓护理、屏障修复、药物干预、光电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改善,常见诱因包括敏感肌、玫瑰痤疮、接触性皮炎、日晒或温度刺激。1、敏感肌护理:角质层薄弱或神经酰胺缺失导致易受刺激,表现为遇冷热泛红。使用含积雪草苷的修护霜如理肤泉B5、泛...[详细]
2025-05-18 15:36
姨妈期间美白方法
姨妈期间美白方法
姨妈期间美白需兼顾温和性与有效性,可通过调整护肤成分、加强防晒、补充营养、改善作息及适度运动实现。1、成分选择:生理期皮肤敏感度升高,避免使用高浓度维C、果酸等刺激性成分。推荐含传明酸、烟酰胺的温和美白产品,如Haku美白精华、OLAY淡斑...[详细]
2025-05-18 15:23
经期美白最快方法有哪些
经期美白最快方法有哪些
经期美白需兼顾安全与高效,可通过内调外养、防晒修复、温和护理、作息调整及医美辅助实现。1、内调外养: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暗沉,可补充维生素C如猕猴桃、柠檬水和胶原蛋白肽饮品增强抗氧化能力。中医建议饮用玫瑰红枣茶活血养颜,避免生冷食物加重...[详细]
2025-05-18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