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严重时可能引发脸肿脚肿,主要与右心衰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静脉回流受阻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有关。
长期肺气肿导致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荷,最终引发右心衰竭。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组织间隙,表现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面部。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氧疗改善肺功能,同时配合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水肿。
肺气肿患者肺泡换气功能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长期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需通过长期家庭氧疗每日≥15小时纠正缺氧,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设备,并监测血氧水平。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增多,水钠潴留加重水肿。需通过机械通气改善通气功能,药物可选用乙酰唑胺促进二氧化碳排出,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g。
胸腔内压力增高压迫上腔静脉,影响头面部静脉回流;同时腹压升高阻碍下肢静脉回流。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穿戴医用弹力袜压力20-30mmHg,避免久坐久站。
慢性缺氧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可选用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配合高钾饮食香蕉、菠菜平衡电解质。
肺气肿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热量摄入30-35kcal/kg,蛋白质1.2-1.5g/kg,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加重二氧化碳生成。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每日3组,每组10分钟及上肢抗阻运动弹力带训练每周3次,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膈肌压迫。定期监测体重变化,24小时内增长≥1kg需警惕水肿加重。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