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损伤需遵循止血抗感染、解剖复位、功能恢复三大原则,具体包括清创缝合、骨折固定、软组织修复、疼痛管理和预防并发症。
开放性伤口需彻底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深度创面采用分层缝合技术,黏膜损伤使用5-0可吸收线缝合。伴有组织缺损时需考虑邻位皮瓣转移或植皮术。
颌骨骨折需在伤后7天内进行手术干预,下颌骨骨折常用钛板坚固内固定,上颌骨LeFort型骨折需颌间结扎联合悬吊固定。儿童青枝骨折可尝试弹性牵引保守治疗。
颞下颌关节损伤需早期介入关节腔灌洗,关节盘移位采用关节镜复位。牙齿脱位应30分钟内再植并做牙弓夹板固定,牙槽突骨折需配合正畸牵引保持咬合关系。
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合并口腔菌群污染时加用甲硝唑。创面每日采用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植入物周围感染需及时拆除并做细菌培养。
面部神经损伤需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腮腺导管断裂需显微镜下吻合。瘢痕增生期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压迫疗法,张口受限患者需定制颌垫进行康复训练。
恢复期建议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避免咀嚼硬物。两周后开始面部肌肉按摩,从颧弓向耳前轻柔推拿。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轻肿胀,紫外线照射创面需严格防晒。定期复查颌骨CT评估愈合情况,运动员需佩戴定制防护牙托预防二次损伤。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30
2023-01-29
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