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损伤主要包括软组织损伤、牙体牙周损伤、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唾液腺导管损伤五种类型。
常见于外力撞击或锐器割伤,表现为口腔黏膜撕裂、唇部挫裂伤等。治疗需清创缝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严重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日常护理推荐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多由暴力撞击导致牙震荡、牙脱位或牙折。急诊处理包括牙弓夹板固定脱位牙,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暴露病例。长期维护需使用含氟牙膏,定期进行牙周刮治,避免咬合硬物。
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易引发下颌骨骨折、上颌骨LeFort分型骨折。确诊需CT三维重建,治疗采用钛板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术后需流质饮食8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外力冲击可能导致关节盘移位或关节囊撕裂。急性期采用关节腔冲洗,慢性病例需佩戴咬合板,严重者行关节镜手术。康复阶段建议进行张口训练,避免单侧咀嚼。
腮腺导管断裂会出现进食时面部肿胀,需显微外科吻合术治疗。术后需含服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保持导管通畅。日常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定期进行涎腺造影复查。
口腔颌面部损伤恢复期应保证每日60g优质蛋白摄入,推荐鱼肉、豆腐等软质高蛋白食物。康复训练包括渐进性张口练习和颈部肌肉放松操,使用冲牙器保持口腔清洁。睡眠时抬高床头15°可减轻面部水肿,避免剧烈运动三个月防止二次损伤。定期复查X光片监测愈合情况,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
2023-02-06
2023-02-06
2023-02-06
2023-02-06
2023-02-03
2023-02-03
2023-02-03
2023-02-03
2023-02-03
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