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都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很多家长关心多动症究竟有哪些异常表现,简单说来有三方面:
01注意力缺陷:
即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若孩子在学校上课专心,回家坐不住,爱分心,家长就不用太担心,而如果孩子常常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发呆,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拖拉马虎,边做边玩,总是需要人盯人管,常常半小时作业要做1-2小时,学习成绩不稳定,就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早就诊。
02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
即过度活动不能自控,包括大动作多,小动作多,话多且不分场合,不能控制,影响孩子生活学习和交往,是同学和老师眼里的麻烦孩子。上学后往往坐不住,屁股上像长了“钉子”,严重的钻桌下位,大声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打扰别人,该做的事做不好,不该做的事总做,常被老师单独排座。家长天天胆战心惊,怕孩子惹事,怕老师告状。往往老师让家长带孩子就诊。家长也要坦然接受,及时就诊。
03容易冲动:
鲁莽冲动,干事不考虑后果易犯错。常行动快于思维。常抢答,不能等待,爱插嘴或干扰别人。情绪控制能力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矛盾,乱发脾气,扔东西,打人,情绪爆发时不能控制,易发生意外伤害。这类孩子往往难管教,易做违纪违法事情,如逃学旷课,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偷窃抢劫,交通违章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家长非常疑惑,孩子患上多动症,非得吃药吗?
其实,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很多。采取哪种治疗方式,用不用药,怎么用药,还得根据孩子的情况,辨证施治。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使用药物,应以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为主。抓住6岁之前,重点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减轻注意力涣散;如对于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就有好哭、少睡、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倔强等症状的孩子。
在进行心理行为矫正的同时,应进行提高主动注意力的早期训练,这有助于减少或减轻ADHD的发生。学龄期、高年龄段的孩子,可酌量给予药物治疗、或仪器治疗,并结合行为治疗,并对学校方面进行干预治疗。如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自我控制与注意力的训练、社会技巧的训练、家庭治疗等。
其中,行为治疗由康复治疗师根据患儿的情况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正性强化法、处罚法、消退法。
每个孩子个体情况不同,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既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治疗,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