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美容 > 毛发护理 > 正文

大量掉头发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4-10-31 20: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量掉头发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与精神压力过大、感染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1、精神压力过大:如果患者在平时工作或家庭给予的压力过大,就可能会出现沮丧、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就可能会导致出现大量掉头发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平时要放松心情,心情不畅时,可以适当的外出游玩或者培养个兴趣的爱好,比如画画、插花、跳舞等。

大量掉头发的原因

2、感染疾病:也有可能是由于患者感染真菌引起的头癣,从而损伤毛囊,导致头发大量脱落,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头皮瘙痒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药物治疗,如复方酮康唑乳膏、酮康唑洗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毛发移植术帮助改善。

3、内分泌失调:患者如果处于青春期,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出现进行性脱发和毛发稀疏;患者可遵医嘱,通过服用药物改善,如非那雄胺片、固肾生发丸、养血生发颗粒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白血病等原因,具体原因,建议患者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掉头发的原因?
掉头发的原因?
掉头发有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工作精神压力较大,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平时要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出现长期熬夜的现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掉头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头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头发稀疏的现象可以到正规的医美机构通过植发改善,植发后可以使头发更加的浓密。植发是取自己后脑...[详细]
发布于 2024-11-04

最新推荐

白发一年染发几次是安全 白发一月染一次
白发一年染发几次是安全 白发一月染一次
白发一年染发3-4次较为安全,一月染一次频率过高可能损伤发质。染发安全性与发质状态、染发剂成分、染后护理、头皮健康、个体代谢等因素相关。1、发质状态频繁染发会破坏毛鳞片层结构,导致头发干枯易断。健康发质可承受每年3-4次染发,受损发质需延长...[详细]
2025-07-30 17:00
白发一年染发几次是安全
白发一年染发几次是安全
白发一年染发2-3次相对安全,频繁染发可能损伤发质并刺激头皮。染发安全性与染发剂成分、个人体质及护理方式密切相关,建议选择植物性染发剂并加强染后护理。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化学成分可能引起头皮过敏或毛发干枯断裂。间隔3个月以上染发可减少化学物...[详细]
2025-07-30 14:28
白发一个月就补一次发根可以吗
白发一个月补一次发根通常是可以的,但需根据染发剂类型、头皮耐受度及发质状态综合判断。补染频率过高可能导致头皮刺激或发质损伤,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性染发剂并加强染后护理。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如对苯二胺可能对敏感头皮产生刺激,每月补染可能增加接触性皮...[详细]
2025-07-30 11:56
白发一般是缺什么元素
白发通常与缺乏铜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维生素B族以及酪氨酸等营养素有关。这些元素的缺乏可能影响黑色素合成,导致头发变白。一、铜元素铜元素是酪氨酸酶的重要辅因子,参与黑色素合成过程。长期缺铜可能导致黑色素生成减少,头发逐渐失去色素沉淀。动物肝...[详细]
2025-07-30 09:25
白发脱发与肾的关系
白发脱发与肾的关系
白发脱发与肾虚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唯一因素。中医理论中肾精不足可能导致毛发早白或脱落,现代医学则认为白发脱发与遗传、压力、营养缺乏、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1、肾精不足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肾精亏虚时,毛发失去濡养可能出现...[详细]
2025-07-30 06:53
白发脱发补充什么维生素好
白发脱发补充什么维生素好
白发脱发通常与缺乏维生素B7、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关。这些维生素对毛囊健康、黑色素合成及头皮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适量补充可能改善症状。1、维生素B7维生素B7又称生物素,是维持头发强韧和预防断裂的关键营养素...[详细]
2025-07-29 17:00
白发特别多但也不能老是染发怎么办
白发特别多但也不能老是染发怎么办
白发较多但不想频繁染发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改善头皮护理、尝试植物染发及缓解压力等方式改善。白发增多可能与遗传、营养缺乏、氧化应激、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有关。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铜、锌、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黑芝麻等,有...[详细]
2025-07-29 14:2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